第277章 亡国之君李隆基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,老祖宗慌了
废文网 >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,老祖宗慌了 > 第277章 亡国之君李隆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7章 亡国之君李隆基

  第277章亡国之君·李隆基

  大秦。

  嬴政看着第二个满分的评绩,无动于衷。

  开元之时的李隆基担得起。

  但同样的……

  天宝年间的李隆基,同样担得起。

  “多好的皇帝啊……”

  ……

  大汉。

  刘邦摸着胡须,脸上颇带几分玩味的神色。

  “天幕这么一排,更让人惋惜开元盛世了。”

  吕雉淡淡回答道:

  “难道不惋惜吗。”

  刘邦闻言满不在意,伸了伸压麻了的腿,随即开口道:

  “与其纠结过往,不如看看那个继了位的太子能否力缆狂澜。”

  “弃国都而南亡。”

  “这已经是亡国之君了。”

  吕雉挑了下眉头,嗤笑一声。

  “危言耸听。”

  看着吕雉一脸你又唬我的表情,刘邦带着几分炫耀的口气洋洋洒洒的陈述道:

  “你就看看南边那地理!”

  “一条长江串起来的几个盆地和平原。”

  “但不管是巴蜀之地、荆襄之地、赣江之地还是江东之地。”

  “这几个地理分布都过于支离破碎,每一个都很难与北方抗衡,它们之间的联络又不容易,无法跟其他地方产生协同。”

  “你再看北方的地理,异常简洁。”

  刘邦双手一扬,表情夸张道:

  “北方有着巨大的河北平原,河北平原西边又有着河东高地的保护,还附带着地理结构完整的关中之地!”

  “一旦安禄山将河北、河东、关中同时占据,即便南方能够进行北伐,甚至能够再次拿下河北!”

  “安禄山的军队依然可以通过河东高地打击河北地区,让他们无法久守。”

  说罢,刘邦压制不住的吐槽一句。

  “真搞不懂……怎么都喜欢往南边跑?”

  ……

  大唐。

  李世民斜倚着锦榻,一言不发的看着天幕。

  刘邦能看懂的东西他同样看得懂,甚至更深。

  一旦安禄山获得了河北和关中,很容易就能扫荡河北之地从而掌控整个北方。

  到时,他就拥有了军事地理上的优势。

  即便唐朝能够继续存在,也只能像蜀汉或者东晋一般,作为南方的一个小朝廷而活着。

  很可能,皇帝再也回不到关中了……

 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咽下口中涌上的鲜血。

  他明白那混账东西在想什么。

  关中、河北失守了。

  北方留给唐朝的只剩下河东以及西北的一些边角地带。

  皇帝在北方比在南方要危险得多。

  蜀地虽无法反攻北方,却是建立小朝廷的安稳之地。

  只要防守得当,撑上二三十年不是问题。

  这样,皇帝就可以平平安安的死在那儿了!

  “狗……贼……奴!”

  这一切的一切,究竟是谁造成的?!

  他居然还有脸面南亡?!!

  他就该……死在长安!!

  ……

  大唐·玄宗时期

  看着满分的天幕,李隆基一屁股坐在龙座上。

  “完了……”

  此时此刻,他宁愿天幕排出个综合的评绩也不愿看到这种两级划分的评绩!

  若是综合的评绩他有开元盛世可以保命,就算评绩不高,也没性命之忧,甚至可能会点不错的奖励……

  但是这种……

  李隆基一脸木然。

  它这是奔着让朕…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去的呀!

  ……

  【唐玄宗·李隆基·天宝年间】

  【军事成绩:上场替打,安史之乱,丢河北、河东、关中,奔亡蜀都。

  无亡国之名,有亡国之实。

  评价E+级,得零点五分】

  【制度建设:对内堵塞言路放纵官员,行贿贪污。对外盲目重用边疆胡将,坐任势大。

  任由官员上下勾结,土地私卖。

  与开元之制倒行逆施。

  评价E级,得零分】

  【外交策略:在位期间,藩国朝贡依旧。

  然而马嵬之变两百名番邦使者死于禁军之中,埋下边境动荡之因。

  评价B级,得三分】

  【民生经济:安史之乱造成河北、河南、河东、关中一片荒凉。

  “宫室焚烧,十不存一,百曹荒废,曾无尺椽。中间畿内,不满千户,井邑榛荆,豺狼所号。既乏军储,又鲜人力。东至郑、汴,达于徐方,北自覃、怀经于相土,为人烟断绝,千里萧条”

  “寂寞天宝后,园庐但蒿藜,我里百余家,世乱各东西”

  大唐百姓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。

  评价E级,得零分。】

  【用人识人:重任李林甫、杨国忠搞平衡权术,不听封常清等人劝告坚持出兵潼关,致使安史之乱规模扩大。

  评价E级,得零分】

  【后世影响:安史之乱,藩镇割据,大唐末路。

  评价E级,得零分】

  【总分:三点五分】

  ……

  {他真的,得好好感谢一下前期的自己,就外交一栏能坚持坚持,其余的……血崩!}

  {李隆基:老铁们!看朕拿大唐给伱们表演一个过山车!}

  {感觉李隆基后期就跟摆烂差不多了,人才辞的辞,凉的凉。爱护奸臣,宠幸美人,权力制衡出问题。}

  {李隆基结束武则天的时代,年轻时英明神武基本上是等于开国皇帝了,结果还是没避免享乐昏聩,终日沉浸在虚假的盛世中。}

  {有时候真的觉得历史很儿戏,李隆基前期和后期真的会让我认为世界上有夺舍这种东西。}

  {李隆基被骂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不理朝政和搞出了安史之乱,而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抵抗,反而还乱杀大将,导致叛军长驱直入。}

  {李隆基都不用早死,要是安禄山打过来的时候不作妖号召各地勤王,都不至于被攻破长安。}

  {都不用号召,死守潼关不出,安史叛军就是能飞也没办法,一方面叛军没有中原地区的群众基础,一方面郭、李已经开始偷家了。}

  {以后世视角来看,守住潼关则三个月光复洛阳,一年彻底平定河北三镇,绝对是可行的。}

  ……

  大宋·仁宗时期

  赵祯能理解李隆基。

  说实话,严于律己是个绝对违反人性的事儿。

  你能装一阵子,但绝不可能装一辈子。

  只要是人都喜欢享乐,喜欢听好话。

  没人愿意自己做什么都被掣肘。

  一辈子憋闷……

  就像是朕……

  看着殿下还在吵做一团大臣们,赵祯顿觉提不起劲。

  想了想,若是自己的励精图治取得唐玄宗那般的成功。

  自己会不会放纵呢?

  早早就学会反思的赵祯开始反思了。

  反思的结论就是,真若如此,后半生的放纵基本是必然的。

 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早逝,除此之外没人能逃过人性的弱点。

  ……

  大明·永乐时期

  朱瞻基倚靠着凉亭旁的红柱,看着天幕百思不得其解。

  “爹,这唐玄宗后面怎么变得这样心浮气躁?”

  坐在石墩上的朱高炽倚着石桌,双手插袖。

  “首先是因为他太急于求成了。”

  “唐玄宗已经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,他万万想不到晚年会出这样的问题……或者说,谁也想不到。”

  “毕竟不看历史,只放在当时的情况下,你能知道割据藩镇会反叛且敢反叛吗?”

  “那可是盛世大唐啊……”

  朱瞻基张了张嘴,又闭上了。

  他很想说,要是爷爷肯定能看出来。

  朱高炽不得而知,只是继续道:

  “正因如此,他也就特别急于平定祸乱,维护自己的声威……”

  朱瞻基对自家老爹的评价持有保留意见,继而提问道:

  “那他杀潼关守将干什么?不更应该让他们继续平乱吗?”

  朱高炽被问住了,想了想,带几分猜测道:

  “可能是此时的心态也变了吧,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。”

  “你看安禄山叛乱之前手握三镇幽州重地,又有十几万铁骑。”

  “唐玄宗是真的是深信边将。”

  “但是一旦叛乱爆发,他就从信任转为猜忌了。”

  “这时候再有几个人说几句坏话,轻率的做出杀人的决定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
  随后补了一句。

  “就跟洪武皇帝晚年……”

  朱瞻基连忙捂住胖爹的嘴。

  “爷爷只是去上茅房!不是上西天!爹你不要命了!”

  凉亭外。

  朱棣双手叉腰看着口无遮拦的两人,脸上浮起一个狰狞的笑意。

  “两个……兔崽子!”

  ……

  清·雍正时期

  雍正盘捻着光润通透的竹节,沉声慢慢道:

  “唐玄宗李隆基,在前半生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,开元盛世中一个非常重要政策就是开元地限令。”

  “这个限令就是禁止世家大族、巨贾富商在民间进行一定数额的土地买卖。”

  “并且如果有人占田超过朝廷规定的数额,朝廷可以将其土地没收,并且将土地分发给流民,并且在六年内可以免部分赋税。”

  一旁的弘历面色不动却眼神复杂。

  动士绅……

  雍正无所察觉继续道:

  “这个政策是唐玄宗顶着巨大的压力搞出来的。”

  “他让朝廷赋税和百姓都富裕起来,但同时也得罪了不少的世家大族。”

  “像和唐玄宗一起搞土地限购令的监察御史宇文融,就因为这个得罪世家被列入奸臣传。”

  沉默一瞬,雍正略有些疲惫道:

  “朕知道那些人在想什么,也知道那些人会怎么议论朕、编排朕。”

  “但朕依然要这么做!”

  “因为朕不想让大清亡在朕手里!”

  “那康熙盛世……”

  雍正猛的收住言语,殿内沉寂下来。

  “砰!”

  红竹节被扔在案几上的托盘内,发出闷响。

  随侍的弘历与苏培盛不由得身体一颤。

  雍正看着眼前的托盘,一字一顿的说着:

  “人亡政息……”

  随后看向弘历。

  “你不会让朕失望吧。”

  弘历慌忙跪地道:

  “儿子愚昧无知,得蒙父亲加恩,岂敢肆行狂妄!”

  雍正细细的看着他,不知想着什么。

  “起来吧,地上凉。”

  ……

  嗨嗨嗨!

  好吧这章水了……也不算太水吧?

  好纠结怎么给奖励……

  让他早死不太可能了,咱们其实还是主打改变一下遗憾的。

  李隆基早死那李亨就上位……

  李亨……哼……

  不过乃们放心!晚八点肯定写出来了!

  啃腚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3spd.com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3spd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