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8章 藩镇俯首元和中兴!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,老祖宗慌了
废文网 >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,老祖宗慌了 > 第298章 藩镇俯首元和中兴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8章 藩镇俯首元和中兴!

  第298章藩镇俯首·元和中兴!

  【公元806年,唐宪宗命左神策军节度使高崇文等率军讨蜀。】

  【高崇文在长武城屯兵,练兵五千,常备不懈。】

  【接到诏令,即日启程,军资器械,一无所缺。】

  【率军自斜谷出兵,一路严申军纪,斩关夺隘,所向皆捷。】

  【正月出兵,九月唐军便攻克成都,生擒刘辟,平定叛乱。】

  【随后又前后平定夏绥节度使杨惠琳、镇海节度使李又起兵叛乱,也被宪宗平定。】

  【唐宪宗削藩初战告捷,声威大震,许多节度使纷纷自请入朝为官,交出兵权。】

  ……

  大汉·武帝时期

  对于一上来就敢直接动手的宪宗,刘彻虽觉得其有几分鲁莽,但还好没失了血性。

  “打的好!”

  刘彻一扬袍袖,扬言称赞。

  “那个德宗,对藩镇姑息迁就、委曲求全。”

  “那节度使都成了终身制了!”

  “长此以往,朝堂越发不敢派人接替。”

  “任命也不是出于天子之意。”

  “如此一般,国还为国吗?”

  “就该用国法制裁藩镇!否则天下怎么治理。”

  刘彻身体一歪,倚着锦榻昂首朗声道:

  “就该狠狠的打!”

  “告诉那些胆敢蔑视皇帝权威、挑战朝廷底线者,天下绝不姑息!”

  ……

  天幕上。

  帝王手持长剑伫立于大唐中央。

  抬头望去,那些桀骜不驯的节度使皆一一俯首称臣。

  ……

  【公元812年,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,田兴受镇兵拥护掌权,中央任命为节度使,遂归顺中央,赐名田弘正。】

  【公元814年,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,其子吴元济割据申、光、蔡三州,唐宪宗发兵近九万人进讨,久战无功。】

  ……

  画面一转。

  顶风冒雪的九千精锐望着远处还在沉睡的城池,默默不语。

  迎着蒙蒙亮的天光,为首的将领仔细观察了一阵。

  随后手臂一挥!

  九千将士似黑云般,直向城池席卷而来!

  ……

  【公元817年,唐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,负责统帅全军。】

  【又派李愬讨平淮西节度使吴元济。】

  【十月十五日,李愬率九千精锐于暴雪深夜急行一百三十里,于十月十六日凌晨抵达蔡州城下,生擒吴元济。】

  【申、光二州守军亦降,淮西尽复。】

  ……

  大唐·德宗时期

  “好!好!好!”

  李适激动难耐的站起身鼓掌叫好!

  自贞元二年吴少诚拥兵割据之后,大唐中央军就在也没有踏入淮西之地!

  终于!

  大唐的旗帜终于能再次在淮西之地高高飘扬了!

  “不愧是第三天子!”

  “哈哈哈哈!当得!当得!”

  ……

  【后横海节度使程权奏请入朝为官,朝廷收复沧、景二州。】

  【幽州刘总上表请归顺。】

  【成德镇上表自新,献德、棣二州。】

  【公元819年二月,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降唐。】

  【淄青李师道亦平,收复淄青十二州。】

  【淄青镇是唐宪宗平灭的最后一个势力强大的藩镇。】

  【该地自代宗时期起便已割据,称霸一方五十四年之久,至此被朝廷彻底平灭。】

  【至此,德宗时期对藩镇割据姑息的场景再也不复存在,大唐重归统一。】

  【使元和年间达到了中兴的局面。】

  ……

  {唐宪宗的削平藩镇说白点就是唐中央实力可以了,拉着听话的藩镇灭了不听话的藩镇。你要终结藩镇制度,可就不存在听话的藩镇了。}

  {权利下放了就很难收回了,就像汉末“废史立牧”一样。}

  {唐宪宗主要就忙着整顿朝局,打击宦官和削藩了,如果他还能腾出手把回纥、吐蕃、南诏都削一遍了话,那他就不是唐宪宗了。}

  {那就妥妥的太宗再世!起码他在任的时候把河朔三镇还有西川、夏绥、镇海、淮西这些个强大的藩镇给平了。}

  {说实话,这要是搁某些朝代里,这都已经是属于开国皇帝该干的活了,真的算是可以了。}

  {但要让他对内用兵的同时还对外用兵,怕是他爷给他留的那点家底也不够用。}

  {德宗后期其实也是有作为的,他疯狂敛财为的就是给自己的后人削藩攒资本。}

  ……

  大唐。

  李世民安安稳稳的坐在龙座上,脸上却没有一丝笑意。

  做为马上皇帝、天策上将。

  李世民一眼看出“天下太平”里的深刻问题。

  表面上看,这些骄兵悍将好像都给收服了。

  但究其根本,这些藩镇也只是被唐宪宗以雷霆手段压了下来。

  在高压下,他们是不敢反,而不是不想反!

  “唉,终究是离心离德啊……”

  若是不能修复君臣之间的联系,下一任君主还没有唐宪宗这样的手腕跟魄力,那这些藩镇依旧会慢慢割据。

  那个河朔三镇反复横跳就是例子。

  不过……

  “希望你小子多活两年吧。”

  “这样时日久了,也能达到承恩日久的效果。”

  ……

  天幕上。

  帝王与大臣们席地而坐。

  臣子们上疏谏言,皇帝肃穆恭听。

  ……

  【为了削藩,唐宪宗肃清了官僚队伍,提拔了许多正直有才的贤士。】

  【如李吉甫、杜黄裳、李绛、武元衡、裴度、崔群等,都是元和时期的名相。】

  【唐宪宗对他们非常信任,且对他们委以重任。】

  【同时他还非常注重广纳谏言,经常把宰相大臣们召到延英殿,让他们各抒己见,吸纳其中好的建言。】

  【史称“延英议政”。】

  ……

  大唐·玄宗时期

  换了一身整洁的衣服,李隆基看着天幕里的一幕幕,嘴角不由一弯。

  “别说,还真有太宗与朕的几分风范。”

  ……

  【但在削藩成功后,唐宪宗自以为大业已成,逐渐骄奢放纵起来。】

  【他不仅开始宠信奸佞之臣,而且笃信仙佛,企求长生不老。】

  【公元818年,唐宪宗下诏征求方士,宰相皇甫博推荐了一个叫柳泌的山人,为宪宗炼制长生药。】

  【公元819年,又派宦官将法门寺的佛骨舍利迎入宫中,供奉三日后,又下令将佛骨送往京城各佛寺轮流供奉。】

  【此举遭到刑部侍郎韩愈的强烈反对,他上书力谏,唐宪宗大怒,打算处死韩愈,后来大臣裴度等人求情,宪宗才稍息怒火,最终还是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。】

  【而宪宗自服食长生不老丹后,身体越来越差。】

  【公元820年,唐宪宗因服食丹药过多,性情也变得日益暴躁,对侍奉的宦官、妃嫔动不动就责罚,甚至赐死,由此宫中人人自危。】

  【正月二十七日,宦官陈弘志、王守澄于中和殿内暗杀唐宪宗。】

  【唐宪宗驾崩,终年四十三岁,死后葬于景陵,谥号“武孝皇帝”,庙号宪宗。】

  ……

  大唐·高祖时期

  李渊默默的裹紧被子,一言不发。

  ……

  大唐。

  李世民木然的看着天幕,沉默不语。

  ……

  大唐·高宗时期

  李治皱着揉额,一脸的欲言又止。

  ……

  大唐·玄宗时期

  李隆基头一次感受到了前面几位君王再看到自己时是什么心情了。

  似哭非哭,似笑非笑。

  “……你学点好的呀……”

  “……怎么好坏都学呀!”

  ……

  恢复两更,

  零点和八点两个时间段更新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3spd.com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3spd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